陶志伟:以研究型审计为引领 推动新时代审计理论研究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改革审计管理体制,推动新时代审计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审计实践促进着理论研究的发展,但审计理论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研究型审计正是推动审计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促进理论研究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
以研究型审计为引领 推动新时代审计理论研究高质量发展
陶志伟
审计实践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理论研究工作日新月异、百花齐放、硕果满枝。但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当前审计理论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最主要问题就是与实践脱节,存在“两张皮”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术研究与项目实施相融合,这个最佳“契合点”就是研究型审计。应更加重视运用研究型审计,做到在审计项目中嵌入研究课题,在课题研究中推动审计成果转化,实现审计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双轮驱动”,为新时代审计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做实研究型审计,是推动理论研究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
2020年,审计长侯凯明确提出开展研究型审计,要求把研究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作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从广义上讲,研究型审计是在审计工作中更加注重调查、分析、研究,探求审计事项的真相、性质、发展规律等;从狭义上讲,研究型审计是在完成审计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过程中嵌入专题理论研究,实现审计实践与理论研究的相互促进。由此可见,开展研究型审计,不仅是对实务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也是审计理论研究人员必须掌握的工作方法,通过立足审计实践,最终实现理论上的升华,力争产出更多高质量的理论研究成果。
确保理论研究坚持正确方向。党中央明确,要聚焦中央决策部署实施审计,党的工作重点抓什么,审计就审什么,以强有力的审计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强化政治意识,树立大局观念和宏观意识,坚持以党的最新政策理论为指导,准确把握“国之大者”“省之要事”,深刻领会重大战略部署和政策措施背后蕴含的政治意图、实践要求。审计实务工作者要明确审什么、重点在哪里、从哪里切入、提什么建议等。审计理论工作者也要积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结合研究型审计,加强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的学习领会,加强对审计推动中央和省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等重大事项的研究思考,更加强化政治性、突出人民性、紧扣时代性、注重前瞻性,提出助力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的意见建议。
更好提炼升华审计实践经验。审计理论研究,要紧紧围绕实践,坚持需求导向。一是实践探索的新理念新思路需要进一步研究。二是实践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需要进一步总结,转化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的成果。三是遇到的新情况新挑战需及时应对,如进一步健全党领导审计工作的制度机制、充分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和反腐治乱中重要作用等等,需积极研究和思考,努力先行一步,为实践提供理论指引。要深入到研究型审计的实践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拿出真正符合实际的对策建议,真正使理论研究成果“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更好发挥对审计实践的指导作用。
加快提升审计队伍综合素质。审计理论研究工作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在研究型审计的要求下,审计实施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程序性操作流程,更是一个深入调查研究的过程。这就要求审计人员着眼审计对象、立足审计环境、坚持问题导向、树立系统观念,对审计项目全过程开展调查研究,一体推进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这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结构、知识储备、研究能力、综合素养等都提出更高要求。通过开展研究型审计,切实激发审计干部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以往揭示问题表面化、提出建议简单化的粗放式工作方法,在审计过程中结合具体的审计问题,主动学习、深入思考、总结经验、破解难题,既增强能查能说能写的本领,也推动增强政治能力、拓宽战略视野、强化研究思维、提高专业水平。长此以往、久久为功,培养出一批既懂业务,又善于进行理论研究的专门人才,为审计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源头活水,确保审计理论研究工作薪火相传、青蓝相继。
准确把握结合点,用创新审计理论更好地服务审计实践
推动审计理论研究高质量发展,必须始终聚焦审计工作实践、服务审计工作需要,为的是把审计工作干得更好。审计署明确研究型审计要着眼宏观研究“国之大者”、谋划长远研究前沿问题、把研究贯穿审计工作始终。这一指导思想与审计科研的方向、重点是高度契合的。就当前来看,以下几个方面需要重点关注、深入研究。
着眼宏观全局,围绕本质规律加强基础性根本性研究。搞好审计理论研究,要跳出审计看审计。视野越宽广,认识才会越全面,才能真正理解审计的本质,准确把握审计发展规律。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经验,就是坚持和加强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服务大局,坚持依法审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发挥监督合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审;审计形成的规律性认识,就是要坚持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开展审计,坚持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开展审计,坚持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开展审计,坚持围绕促进党的自我革命开展审计。这些重要经验和规律性认识,为审计事业长远健康发展提供了遵循。
加强审计理论研究,首要任务就是做好根本性、基础性研究,为新时代审计工作提供思想先导。比如,深入研究如何更好加强党对审计工作全面领导的研究、优化党委审计委员会工作运行机制,把党的领导贯穿审计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等。
着眼实际应用,围绕实践经验加强理论性总结性研究。及时把实践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经验,总结和升华为理论或制度规范,既为以后的实践提供有效指引,也使审计理论在实践中发展、丰富和完善。比如,围绕如何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研究提出深化改革、流程再造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不断推动审计制度守正创新。
又如,多年来,审计工作始终立足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加大对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力度,着力推动各项富民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理论工作者就要积极研究民生审计的规律性、时代化等课题,为更加有效地提升审计监督效能提出建议。
再如,针对构建全省审计一盘棋已有经验做法,围绕进一步聚合审计目标、统筹审计资源、增强审计合力开展研究,更加有力有效推动提高全省工作的整体性和协同性。
着眼指导引领,围绕现实问题开展针对性前瞻性研究。审计科研不是为研究而研究,必须落到实处、接上地气,推动从深层次解决审计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困难和障碍,切实起到指导和深化审计实践的作用。比如,如何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理论研究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深入剖析当前审计资源配置、组织方式、技术手段、专业能力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常态化“经济体检”的实施路径、方式方法和载体抓手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又如,绩效审计是推动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需要重点研究预算执行审计如何与财政改革、发展规划、积极的财政政策等有效衔接,以及绩效审计的评价依据、评价指标和技术方法等,为推动资金和政策有效融合、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发挥更大作用。
研究的针对性还体现在审计对象和审计内容上,要立足经济监督,以审计的视角研究被审计领域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改革方向和被审计单位的职能职责、业务运行、管理模式等,研究审计对象及相关行业领域深化改革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等,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一体推进。同时,还要紧扣时代脉搏开展前瞻性、引领性研究,指导审计实践发展方向。总之,要紧紧围绕审计实践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深入研究,把关注点聚焦到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现实问题上,把落脚点归结到规律探寻、理性升华上,做到不仅善于发现问题,更善于深入实践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以理论研究的成果为解决问题和矛盾提供指导。